玉帝为我们设计产品,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批量收购各种宝石原石和矿物晶体标本!

首页 | 矿物标本 | 宝石 | 矿物百科 | 岩石百科 | 自助矿物鉴定 | 资讯&知识 | 相册 | 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石器时代门户,请您先登录, 或者点击这里注册!
优势矿物品种
+更多..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如今的市场中,俄罗斯玉可谓生逢其时,借着玉器市场的繁荣与和田玉资源的匮乏而大行其道。不少大把花钱购买和田玉的买家,最终发现手中的是一件俄罗斯玉,为此懊恼不已。那么如何识别俄罗斯玉,就成了收藏者绕不开的话题。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从物理属性说,两者都属于透闪石类,构成差别不大,而且俄罗斯玉的品质也较好,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极品并不输于和田玉。这就为两者之间的鉴别带来了微妙的影响。

  从已有的资料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媒体开始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很特别的白玉,这些白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这些被发现的白玉其实就是俄罗斯玉。一些鉴定机构此时也对这些俄罗斯玉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认为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在结构上极其近似,只是在组成上有微小的区别。

 从这样的资料不难看出,和田玉与俄罗斯玉确实有差别,而这种微小的差别通过鉴定与检测也可以区分。

 实际上,俄罗斯玉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入市场。玉器市场中的一线经营者最先接触到了俄罗斯玉,也对这种区别体会颇深。他们指出,之所以要在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之间做一区分,是因为通常的俄罗斯玉达不到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玉仔玉的质量,却以和田玉仔玉的身份与价格销售。

  所谓鉴定与区分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一般收藏者必须完成两者的区分。至于个别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罗斯玉,品质与极品和田玉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认可,也会获得很高的价格,那又另当别论了。

  招数一:看证书

  对于玉器市场来说,收藏者在市场上会看到很多和田玉的鉴定证书,但是,或许由于俄罗斯玉与和田玉的辨别确实不太容易,又或许由于一些鉴定机构因技术、设备的问题尚不能充分鉴别,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鉴定证书存在着不够准确的情况。所以说,在玉件附带的鉴定证书还达不到可以充分信赖的前提下,还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实用的鉴别方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招数二:看“白”

  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也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玉的“白”。

  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仔料,但是相对来讲,仔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

 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玉仔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毡状,油性很强。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我们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比如,我们把羊脂白玉作为玉的上品,除了讲白,一定也要讲油性。俄罗斯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无油性一衡量,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高下立判,具体玉件一般也就区分开来了。

 招数三: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皮”是仔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仔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眼这是仔玉的天然特征。

  以前的玉器厂雕玉的时候,仔料外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玉件的仔料身份,一般都会雕件上留下一小块外皮。由于山料是没有外皮的,俄罗斯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北京工、扬州工是上海工,和田仔玉都会留皮。

  俄罗斯玉中也有一种黑皮。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脏,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仔料,或者还用黑皮做俏色。应该说,黑皮与仔料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数四:看雕工

 区分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可以将工艺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目前精细的北京工、上海工、扬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为主,市面上的俄罗斯玉则以工艺教粗的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可以说,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玉仔料上。不过这种方法里面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艺水平与工艺特点。

 招数五: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玉仔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俄罗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画个问号。

 招数六:看“糖”

 俄罗斯玉往往带“糖”,和田玉山料也带“糖”。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而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个心眼儿。

 不过,也许还会有藏友问,通过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区别开来了吗?

  首先,以上所说的方法只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它可以帮助收藏者在市场中理清思路,这一点大家通过实践会得到印证;其次,如将以上几点落到某一件具体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会在石皮上找到判断依据,有的可能在工艺上发现问题,而当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一块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再有,相玉是一个复杂而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而在市场中也会遇到很多错误的观点,收藏者要细心甄别。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俄料”,从性质上已经今非昔比了,已经不是喀拉昆仑山脉的俄料了,而是东西萨彦岭往北至贝加尔湖的俄料了。纬度越高,色越白;纬度越高,性越僵。无所谓东西萨彦岭与喀拉昆仑山,只要符合许慎对玉定义的五德,就是美玉。五德缺一,立即弃之。

  和田碧玉、俄罗斯碧玉的鉴别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和田碧玉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俄罗斯碧玉

  碧玉玉质的真伪,是玉器行生意成败的关键。玉质对了,即使时代上有误差,也不会血本无归,玉质错了,纵有千般理由,也是一亏到底。

  在我国从商代晚期开始至今,和田碧玉一直是玉器的主要的原料,也是玉文化最崇高的标志。由于和田碧玉物美、珍贵、价高,深受收藏者青睐,所以作假者长期以来常将价格低廉的岩玉、蓝田玉、南阳玉以及似玉非玉的杂石冒充和田碧玉,招摇过市,牟取暴利。

 收藏者在受骗与反受骗的过程中,找到了识别真伪玉质的方法,使伪品、赝品渐渐失去了市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开发利用,作伪者又找到假冒骗人的新途径。他们将价廉物美的青海玉、俄罗斯玉冒充和田碧玉大肆兜售,索要高价,骗人牟利。

和田碧玉产于昆仑山北麓3500米至5000米的高峰中,俄罗斯玉产于昆仑山下的余脉之中。由于产出地点的不同,地质、气候、地理环境亦不同,这就形成了他们之间的具体区别。

  碧玉种类的鉴别:

  首先,要树立标准件意识,牢牢掌握和田碧玉的特点和鉴定方法。和田碧玉比重为2.9至3.1,硬度为6至6.5,温润、细腻、光泽柔和,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先人给和田碧玉总结了“五德”,即五大特征:坚韧的质地、温润的光泽、绚丽的色泽、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民间鉴定和田碧玉的方法很简单但却十分有效。一是钢刀划动法,把从外形上看颜色鲜亮、石质细润的玉件,用硬度为5.5至6的小钢刀划几下,毫无痕迹者可能是和田碧玉;二是划磨玻璃法。用玉件角楞划磨硬度为5至5.5的玻璃,其出现痕迹者可能是和田碧玉;三是滴水观察法,由于和田碧玉密度高,将水滴上后,水滴边缘整齐而不扩散;四是手摸法,将玉件拿在手中,摸一摸,搓一搓,有温润、油滑之感;五是视察法,将玉朝后光明处,比如阳光或灯光处,凡颜色剔透、结构均匀者也可能是和田碧玉。

 俄罗斯玉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利用的一种不错的 玉石,产于昆仑山脉延伸到俄罗斯境内的余脉之中。这种玉料的矿物成分、内部结构与和田碧玉大体相似,主要有 白玉、青玉、青 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间。总体来看,它不如青海玉,更不如和田碧玉。首先,抓住它硬度低这一特点来突破。用小钢刀轻轻一划,或在玻璃上蹭一蹭,便知结论。其次,从光泽度上看,俄罗斯玉虽是玻璃光泽,但略带瓷感,通体发干, 白玉发“死白”之光。经过盘磨,由深白变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却显干涩。第三,从透明度上看,俄罗斯玉亮度好于和田碧玉,但由于结构粒度较粗,手感较轻,佩戴久了会变黄、变黑。同时,俄罗斯玉韧性差,易起性,出“崩口”,所以要注意观察玉器线条的崩裂情况。第四,从外形上看,俄罗斯玉在透光的地方,用肉眼稍稍观察,就能看到“毛颤状”的结构,而和田碧玉内部颗粒非常小,一般情况下用肉眼看不清楚。

 具体实践就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各种特征。凡有1至2项有出入则可否定。只要玩玉者认真分析,认真比较,认真判断,就一定能找出和田碧玉与俄罗斯玉之间的异同点,避免吃亏上当。

  和田玉的“体与皮”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和田玉子料

  和田玉的各种皮色是经历数万年的地质运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也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

 现在玉石市场有一种观念,即带皮的玉才是好玉。有的消费者在购买玉石时,十分注重外皮,专挑带皮的买,这是否合适呢?首先我们应认清什么是和田玉的外皮?

 从矿物学的角度讲,无论是玉的色皮还是原皮,只是和田玉的保护层,皮色是和田玉的外部特征。有关玉皮的说法概括有几种:

 1、璞。古人把蕴藏有玉之石或未加雕琢之玉称之为璞。璞也有皮的含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璞中藏玉,其外皮曰玉皮”。

 2、沁或浸。有的专家学者把玉器经长期浸泡形成的不同氧化色称“沁”或“浸”,也有人把籽料次生氧化色称为沁色。

 3、氧化作用。这是矿物学家的称呼,由于和田玉长期在河床中浸泡,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

 大多数玉的皮,都是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经过长期浸泡等条件在籽料外部形成的各种皮色。这种皮色,其形状千姿百态,可以说无一相同。有的像云朵状,有的像弧线状,有的像散点状,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不规则;其颜色也丰富多彩,如秋梨皮、枣红皮、虎斑皮、葵花皮、洒金皮、乌鸦皮、鹿皮、桂花皮、芦花皮……

 和田玉的皮分色皮和玉皮两种,色皮因玉的地质结构、生成条件、年代的长短不同厚薄也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在1毫米左右。而玉皮为和田玉包裹的围岩。

 眼下的和田玉市场重皮似乎成了流行病,爱皮重过赏玉,甚至一皮遮百丑。只要皮好价就高出一大截,玉质、油性、韧性、密度、硬度、光泽均不以为然。如此爱皮,势必干出“买椟还珠”的傻事。这也催生了造假皮现象成风,假皮造得让人难辨别真伪。许多玉雕大师无不痛心疾首地说:“由于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分辨不清各种玉料产地以及相应的品级,只好单凭皮色来鉴别是否为子料,最终陷入只沉迷于皮色而忽视了玉料本身材质的收藏盲区。”

 玉雕收藏者的这种偏好,也直接影响了市场销售趋势。由于大部分爱好者只会认皮色和白度,不少人贪图小利,认为多花几百,上千元钱(四五年前的价)就能购买到所谓高档的“红皮”、“黄皮”等籽料作品,这促使了假皮的泛滥。

 和田玉的皮色,大多是在玉的质地密度不大、硬度不够,尤其是在有绺裂的地方,通过氧化着色,真正的好玉是“吃”不进去色的。

  真正懂和田玉的人,只会把玉的皮色视为美人之衣,恋花之蝶。把和田玉的皮色剥去,内在才是美玉。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因此,和田玉的美主要在自身的“体”上,而不是皮。

  当然,我也不是否认俄罗斯没好料,俄罗斯料子首先比青海料子强,它是仅次于和田籽玉及于田老坑山料的好品种,它欠缺在哪个地方呢?第一,可能就是硬度上稍微欠缺;第二呢,是它的韧性,相信雕刻师傅最清楚不过这一点;第三就是皮色了,这点它没有优势可言。这三点缺点任何人都是认可的。

  总之,和田白玉与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之间的区别,要多看实物,多比较其细微之处,用“心”去体验,才会积累经验,提高鉴别水平。俄罗斯玉从宏观角度上与和阗玉只有很小差别(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很容易用来冒充珍贵的和田玉。

 高手论玉,就要讲质地了,说软玉的质地首谈温润,能最好体现这2字的也就是和田籽玉了。也就是说在糯度方面,俄罗斯料子是欠缺的,高手(毕竟见过高档次的实物,一般人不容易见到)是清楚的。

  各种玉的特点

  青海玉:比较接近和田玉,玉色白中透灰与和田玉中的青白玉、灰白玉有所不同,又比不上和田玉中的白玉。它的密度不如和田玉密实,所以重量稍轻,玉质偏松,压手感不强。水头好,比较透明,但油头不足,偏干。光泽以玻璃光泽、贝壳光泽为多,脂状光泽少,橘皮粗而无饭糁。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俄罗斯玉:比较像和田玉,但玉质看起来较嫩,水头好,油头不足。俄罗斯玉的玉质较纯、较白,略带灰头,上好的俄罗斯玉也很漂亮,容易与和田玉混淆,要仔细观察它的密度够不够。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阿富汗玉:白而透明,硬度小,油头少,不温润。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韩国玉:也是软玉,与和田玉很相似,但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色青黄,偏干,玉质偏粗。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准噶尔玉:青而浊,多玻璃光少温润,水头、油头比不上和田玉,偏干,玉质不均,杂质多。准噶尔玉又名玛纳斯碧玉或新疆玉,以阳起石为主,要次于和田玉。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蒙古玉:颜色草青,有的玉边有赤色条纹,较像古玉的受沁,常被用来仿受沁古玉。有的草青色偏黄可充作黄玉,但与和田玉中的黄玉又不相同。蒙古玉比重、硬度较大,也有油头和橘皮,水头好。分辨蒙古玉主要辨认它特有的颜色、水头(和田黄玉是不透的)及次于和田玉的质感。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东北黄料:土黄色,有带皮、带浆、带黑花斑和黑皮色,硬度高,不温润,易人工改色、作旧,用来制作伪古玉。

如何六招识破假和田玉(俄罗斯白玉)

  芙蓉石、密玉、西峡玉、东陵玉、碧玉(碧石)、玉髓等:都是石英类杂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橘皮,镜下有鬃眼,玻璃光,不温润,重量轻,不亲水。

  蓝田玉:呈绿、黄、蓝等花纹颜色,硬度小,重量轻,与和田玉明显不同。

  岫玉:呈叶青色,较透明,硬度小于玻璃,是蛇纹石矿物,不同于和田玉。

  其他杂玉:均无玉质感,或硬度不够,或重量不重,或颜色不对,与和田玉相去甚远,很容易区别。

  小心作伪古玉市场玉中有一大类是以各种岩石或以质次的和田玉、软玉,采用作伪工艺的仿制古玉。古玉久埋土中,失去了往日的润美,受沁之后又改变了颜色,有的已面目全非。但古玉毕竟是玉,“开天窗”的地方仍能观察到原来玉的质地,迎光看时也可见到透光与受沁的情况。不是很有经验的古玉收藏者,很容易受到作伪者的欺骗。

  在实践中练眼力想成为鉴玉行家必须多看,看的玉多了,对玉的各种特性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专家也是靠见识多、经验丰富下论断的。用经验辨认玉没有准确的指标体系,市场上真玉假玉、各种作伪作旧的手法都有,就是专家偶尔也会有“走眼”的时候。

  但既然玉是一种天然岩石,它总是可以认识的。锻炼时间长,实践经历多,个人悟性强,认识玉就准确一些。玉友们不妨多交朋友,多看标本,互相切磋,反复磨砺,才能提高识玉鉴玉的能力。